双束扫描电子显微镜设备简介
设备应用场景
1. 电池方面
双束扫描电子显微镜(FIB-SEM)在电池研发中提供关键支持,具体应用包括:
· 材料表征与分析: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、图像分析及光谱工具,对电池材料、组件及其性能进行微观结构表征(图1)。
· 研发优化:在研发各阶段发现改进点,提升电池效率与安全性,减少缺陷并降低研发成本(图2)。
· 样品制备与观察:透射样品制备及能谱位置确认(图1),实时观察晶粒生长方向(图2)。
2. 芯片半导体方面
FIB-SEM在半导体领域主要用于失效分析与电路修正:
· 芯片失效分析:通过离子束刻蚀功能对失效区域进行逐层刨析,定位失效原因。
· 集成电路(IC)设计与优化:利用FIB的溅射和沉积功能,直接断开或连接电路连线,实现芯片设计的在线修正,缩短研发周期。
· 微纳加工:支持微柱制备、压断测试等精密加工。
· 典型应用案例:
o IC线路层金(Au)层厚度的TEM制样(图3);
o 晶圆层击穿与分层区域的失效分析(图4);
o 集成电路线路的修改与优化(图5);
o 微纳区域加工测试(图6)。
3. 金属方面
FIB-SEM在金属材料研究中的三大核心应用:
1. 图层分析:评估金属涂层的厚度均匀性、裂纹、缺损及腐蚀情况。
2. 衬底分析:研究晶粒扩展、晶界分布及晶粒取向。
3. 界面分析:分析金属间化合物相、扩散行为、偏聚现象及外延生长。
· 典型实验:
o 基底钛上溅射铜与沉铜的结合性能验证(图7);
o 晶粒尺寸、取向及孪晶结构验证(图8);
o 铜在加热条件下的相扩散与键合行为研究(图9)。
4. 金属失效方面
针对金属使用中的失效问题,FIB-SEM通过逐层刻蚀技术揭示失效区域的内部结构变化,例如晶粒形貌演变,为失效机制分析提供依据。
5. EBSD背散射电子衍射仪
作为扫描电镜(SEM)的关键附件,EBSD提供以下分析功能:
· 显微组织分析:包括碳化物规格、均匀性、孪晶体积分数、再结晶碳化物、晶界特征及物相分布等。
· 取向分析:涵盖晶粒取向、晶界类型、织构分析、相邻孪晶取向差异等,为材料微观结构研究提供全面数据支持。
6.总结
双束扫描电子显微镜(FIB-SEM)及其附件(如EBSD)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核心工具,具备高分辨率成像、精准加工和多维分析能力。其在电池、半导体、金属等领域的应用,不仅推动了材料微观机理的研究,更显著提升了工业研发效率与产品可靠性,是现代高端制造与科研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。